四川彭山縣下發“紅頭文件”,針對部分黨員幹部身上的“官氣”問題,施行“去官氣”十不准。其中最能表現官氣的“在出行中讓他人提包、端茶杯、開關車門,以及在公共場所叼煙、剔牙齒”等被寫入。
  理論上說,“官氣”本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,但見官見得多了,群眾也自然明白所謂的“官氣”是什麼樣子。新聞中提到,正是在一次座談會上,有市民模仿了個別幹部為領導開車門、對老百姓大呼小叫等動作,當地才出台這個“十不准”文件。對於官氣,老百姓都心知肚明,更有經驗者,往往看一些官員的穿著打扮以及舉手投足,就大致能判斷這個官員的級別。
  西諺有雲“魔鬼在細節中”,“十不准”從細節入手去官氣,當然是一件好事,也不失為一種方法。但在我看來,哪怕改掉了這些細節,“官氣”或許也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去除的。
  首先,“官氣”的形成,無非是因為官員們有權在手,人家都得求著自己辦事,自然而然可以擺些派頭,發點“官威”。同時,對於官員權力的監督還未到位。權力在籠子外面的時間長了,官員也會變得頤指氣使。因此,還得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,讓權力運行有章可循,而不是領導一拍腦袋就定決策,才能少一點“官氣”。
  其次,官氣的形成不僅是官員自己的問題,還是整個官場風氣的問題。否則,為何官氣的表現形式都高度雷同?並不是有人給領導培訓,而是在這樣一種不健康的官場潛規則中,“領導要有領導的樣子”已潛移默化,官氣也是可以傳染和傳承的。新聞中還提到,實施“十不准”後,雖然縣領導帶頭執行,但往往還是有職級較低的幹部主動開門、端茶。事實上,“官氣”存在已久,不僅當官的習慣了,不是官的也習慣了。要除官氣,不僅要關註領導幹部,還要讓整個公務員隊伍都改掉“官氣”,基層公務員也得學會與“領導”平等相處,當“同事”看待。
  “十不准”去官氣,將群眾非常反感的官場惡習作為標靶,值得稱贊。但去官氣得打持久戰,光靠“十不准”管住官員言行,可能還難以深入骨髓。除了從細節入手,還得從深層根源入手,只有讓官員們找回“公僕”的身份自覺,才能少一點官氣。
  摘編自《廣州日報》4月12日文/張漲  (原標題:十不准管言行去官氣還須治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30jajd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